close

一]、關於北歐--創新先進的趨勢與話題設計
 

這是重視手感與單純的時代,也是重視環保與永續的時代,全球掀起北歐風格家具熱,渴求溫暖與質感的生活。不少經典作品依然熱門,設計大師也跨界響應這個「老就是新」(old is new)的設計觀點。

 

法國文豪波特萊爾在《巴黎的憂鬱》說,一間心靈之房有著會做夢、會夢遊的家具,空間呈現和諧明朗,圍繞安靜芬芳的氣氛。 有靈魂的家具,會讓居住空間生氣盎然,帶著擁擠的心靈去夢遊,玩味時光。這幾年全球吹起北歐風格家具熱潮,不只一九六○年代的北歐家具仍然搶手,很多建築師、藝術家、知名工業設計大師也跨足家具領域,擺脫表面的流行熱潮,共同風格都是重視木頭溫潤質感,反璞歸真,重回設計簡單、符合人體工學的工藝價值觀。

 

北歐風格回歸環保跟永續的價值。一九四○年代開始崛起的北歐設計,因為資源有限,重視家居生活的北歐人,不重視精品品牌,而是耐用、實用與環保,使得北歐發展簡單線條與人本考量的設計理念,即使日後中國大陸崛起,北歐大部分的生活產品依然堅持在地手工的品質。

 

北歐的設計觀點,很類似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《給下一個太平盛世的備忘錄》提到的文學價值:「輕、快、準、顯、繁」。因為生活是如此沉重,需要深思熟慮的「輕」擺脫壓力,簡潔的力量能加「快」節奏,「準」確的視覺讓人印象深刻,明「顯」的文字圖像隱喻能喚起想像力,發展「繁」複無窮盡的主題。

 

北歐家具代表一種時代精神。「輕」:輕盈的木材質地,自然的色澤紋理,回歸一種人性溫暖。「快」:設計線條簡單如行雲流水,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感,形式與功能兼具。「準」:流暢的視覺曲線設計,讓人一目暸然。「顯」:讓家具不只是家具,有設計哲學跟感動,創造使用者更多想像力。「繁」:看似簡單的設計,背後是經驗累積的工藝精神,完成繁複的手工技術。

 

經典的大師名品

「蝴蝶椅」

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跟日本品牌天童木工合作,在一九五四年設計、被紐約現代藝術館永久收藏的「蝴蝶椅」,只用簡單的壓模夾板勾勒的曲線,搭配一根金屬棒與四個螺絲,就讓這張椅子如蝴蝶般廣受歡迎,但是這個符合人體工學、看似簡單流暢的曲線造型,需要人工細膩的修磨,才能成為永遠輕盈飛翔的傑作。

 

Y Chair

一生設計五百張椅子,丹麥工匠之子,去年過世的Hans Wegner,一九五○年設計「Y Chair」(椅背像個英文字母Y),結合中國明式家具與北歐風格(將轉角的生硬稜線處理成圓滑曲線),搭配不上漆的山毛櫸原木,素樸風格成為經典中的經典。

 

「漣漪」(Ripples)長凳

跨界設計的大師作品,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的作品「漣漪」(Ripples)長凳,使用胡桃木、桃花心木、櫻桃木、橡木、山毛櫸等五種材質,在椅面上表現一圈圈漣漪圖案,這也是他在建築設計上常運用的圖像,人體工學設計讓人坐在漣漪上觸感特別舒適。要將這五種材質利用壓模夾板技術,符合力學又不能斷裂,只有非常精湛的工藝技術才能達成。

 

仙台書架

伊東豊雄設計另一款仙台書架,用一層層玻璃與如水草般搖擺的支柱當書架,通透輕巧的結構,讓人驚豔。這個造型跟他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獎的「仙台媒體中心」(仙台市圖書館)有異曲同工之妙,外觀使用透明玻璃,能看到內部如海草般不規則樑柱,像個水族箱,軟化堅硬的建築造型。

 

知名設計師、MOMA策展人P.Antonelli說:「成功的設計,往往能夠在瞬間喚起熟悉的感覺,吸引讚賞的眼光,跨越人與人、國與國之間的疆界,訴說世界通用的語言。」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二、關於北歐--創新先進的趨勢與話題—經濟競爭力

 

北歐的瑞典、丹麥名列世界最富有國家之中,平均國民所得都超過五萬五千美元。這些原先以搶奪致富的海盜後代們,如今卻發展為全世界嚮往的先進之國。他們如何將人們對小確幸生活的渴望,轉化為風靡全球的競爭力?

 

關鍵在於格局與志氣。走在北歐街頭,每個人穿著有型,全身看不見品牌logo,也不需以名牌皮包彰顯自己的階級地位。極簡的設計風格與理念,強調實用、與自然共存、減少資源浪費。這主張正是全球消費者厭倦資本主義浪費的新選擇。大志氣讓人口只有五六○萬的丹麥和九五○萬的瑞典,成為引領世界風潮的先鋒。

 

如果你可以重新投胎做人,你一定會想當個北歐人。因為從經濟競爭力到人民幸福感,瑞典、丹麥、挪威和芬蘭這四國,在各項全球性評比都名列前茅。他們躲過了南歐國家的經濟僵化,也不像美國那麼貧富不均。而且,過去常跟DIY家具、阿巴合唱團(ABBA)劃上等號的北歐,現在更成了不斷創新的文化重鎮,以熱門影集《絕命殺局》(The Killing)、全球最佳餐廳Noma、憤怒鳥遊戲等,聞名世界。

 

把日子過好的企圖,追求美感生活、永續社會、工作與生活均衡,到底怎樣轉化為國家競爭力?「全世界都在瘋小日子,」全球化加重人民的不確定感,反而使大家焦慮,愈想掌控自己的生活,希望工作與生活能夠平衡一點,即使少賺一點錢也願意。大家想把日常生活過好,因此小日子風潮,通常起源於與創意生活產業的結合。

 

二○○九年秋天,瑞典政府也為文創產業擬定了三年行動方案,投資七千三百萬瑞典克朗(約三.二億台幣),希望刺激、帶動文創產業的創業精神和商業運作,同時引起一般人對文創產業的重視。

小日子要轉為國家競爭力,關鍵是志氣與格局。創意生活產業的經營者、設計師與消費者的格局有多廣,志氣有多大,就能改變這個社會多深遠。

 

北歐設計語彙鮮明。由於天然環境惡劣,資源、陽光有限,因此設計強調實用、與自然共存,儘量減少資源浪費,顯得極簡。但最讓記者驚訝的是,除了談美,「要用設計,讓福利社會永續維持下去。」這句話幾乎掛在每一個設計師、建築師的嘴邊。

建築系主任克里斯坦森(Peter Thule Kristensen)指出,在人口沒有增加的已開發國家,綠建築的最新重點已經從發明綠色科技,轉向更文化、社會意涵上的永續。建築師想的不是蓋新房子,而是更有趣的使用舊房子。「老化與全球化之下,我們要用更低的成本,維持福利社會模式,」他也說,一旦能解決丹麥的問題,就能解決世界的問題。

 

五○年代的設計大師,為了讓「中產階級買得起家具」,設計出的好產品,不僅在本地大受歡迎,提升了丹麥人的美學素養,也切入中產階級龐大的歐美市場,成為丹麥的國家識別。設計者回應社會的需求,整個社會不斷提供設計者舞台、賦予責任,小至未來醫院的一盞燈、一張好床,大至新市鎮開發的規劃、新住宅的設計,都使得小日子產業有國內練兵、國際競爭的實力。

 

北歐人家中普遍東西少,卻願意花錢,買耐用且好的設計品。但台灣卻跟房子很大的美國人學,強調消費主義拚命買更多東西,但對於好設計的珍惜不足。

 

專訪 丹麥設計中心執行長尤爾.索倫森:北歐的力量是――看見人

過去十年,丹麥設計最大的改變,就是丹麥設計師由設計有形的家具,轉型設計無形的策略。丹麥設計師得以轉型,原因是丹麥設計教育,讓你有機會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,而不是教你做工藝。丹麥設計文化最重要的一部份,是對人的關懷。因為人是我們生活的中心。面對四鄰大國瑞典、德國,團結才能讓小國產生力量,因此堅信福利國家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三、關於北歐--創新先進的趨勢與話題—核廢料處理

 

核廢料在任何地方都不免引發抗爭。芬蘭與瑞典卻得以走出一條新路, 被國際視為核廢料處理先驅。他們的成功,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經驗累積而來。核廢料處理,各國都傷腦筋。全世界三十多國使用核電,已產生二十五萬多噸核廢料,等待最終處置。先進國家如何將燙手山芋,轉化為核廢處置場與當地居民共存共榮的關係?

 

在核廢料處置問題上,走在最前頭的,是瑞典與芬蘭。芬蘭的核電佔比達三成,瑞典更達四成,這兩國從一九七○年代就開始研究最終處置技術與尋覓場址,預計要到半世紀後的二○三○年左右,才能啟用深地層核廢貯存設備。芬蘭的安卡羅(Onkalo)實驗室,更因為丹麥紀錄片《核你到永遠》(Into Eternity)而聲名大噪。

 

這兩國自然成為台灣積極師法的對象。去年十月,瑞典與芬蘭的核廢料處理公司SKB與波西瓦(Posiva),應經濟部與台電之邀,到台灣分享兩國經驗。今年五月,經濟部核廢料處理專案辦公室與台電公司,更派員親赴兩國考察。台灣目前似乎只希望學習兩國選址程序後半段的深地層處理技術。

 

瑞典的四家核電業者,於一九七○年共同出資成立SKB。為了進行用過核子燃料的深層地質處置研究,SKB從七七年開始,陸續在瑞典各地十一處地點進行鑽探,但他們所到之處,皆遭遇激烈的居民抗爭,讓他們陷入瓶頸。SKB後來改變戰術。從九二年開始,他們不再偷偷摸摸鑿井,而是發信給全瑞典二九○個自治市,邀請各地民眾,若有興趣成為高階核廢候選場址,SKB將主動前往說明。

 

經過一輪徵求後,共有十三個自治市表達興趣,隨後SKB共完成了八處可行性研究,後來選定其中兩處——東哈馬爾(Osthammar)與奧斯卡港(Oskarshamn),在○二至○七年進行進一步的研究,才正式進入選址程序。過去十年內,SKB公司積極與當地居民建立共存共榮關係。他們承諾在核廢貯存場將優先雇用當地居民,改善道路基礎建設、醫療建設,甚至提議將核廢廠包裝成觀光行程,鼓勵地方發展服務業。

 

SKB在選址前,必須經過五個單位的同意:中央政府、瑞典輻射安全局、環保法庭,以及兩處的地方議會。他也當面建議台電,應成立專責核廢處理機構,並加強與地方民眾溝通。《天下》記者發現,兩國雖然都已打造地下實驗室研究核廢處理——芬蘭的安卡羅與瑞典的阿斯波(Aspo)——真正的核廢貯存設施,中央政府卻都尚未核發建造許可。

 

瑞典輻射安全局在七月的新聞稿中指出,SKB公司一一年提出在奧斯卡港建造用過核燃料封裝廠,以及在東哈馬爾建造深地層貯存場的許可,都還在嚴格審核中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徐詩雅,今年至北歐考察,在與奧斯卡港和東哈馬爾市政府訪談時,才發現這兩市其實都尚未核准核廢場址的建造許可。

 

因為繁瑣的來回公眾溝通與嚴苛的政府監督,芬蘭、瑞典兩國儘管從七○年代就啟動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研究,四十年後的今天,仍未定案。面對類似課題的台灣,更應提前展開公開透明的對話與溝通,建立大眾的信任。芬蘭與瑞典在處理核廢上的自然條件,比台灣優越許多。瑞典的國土面積為台灣的十二倍多,芬蘭是台灣的九.四倍,而台灣的人口密度是瑞典的三十倍、芬蘭的四十倍。尋找核廢處理場址,對台灣來說,是更艱鉅的任務。

 

在書面報告中,台電已經掌握北歐國家的成功經驗。但在現階段選址研究,台電卻還未踏出公開透明、充分溝通的第一步。愈晚踏出這一步,為居民反彈付出的代價愈大,這是瑞典、芬蘭兩國教我們的事。

 

參考網頁:天下雜誌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鹿島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